好久沒打影評了,怎麼說呢?自從我今年復出以來,所張貼的影評,其實全都是去年事先打好的,所以其實那些都是我去年觀賞的作品,而接下來呢……才是真正熱騰騰的影評啊!
話不多說,就來談談這部動畫吧!
這部動畫對我而言是相當新穎的,題材很推理、很魔幻、很懸疑、很靈異,而且畫風跟夏娜的一樣(好像是同個畫家畫的),原作是推理小說家,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,但聽說很有名,有心人可以去Google一下。
寶貝看過原作,我也正在閱讀中,但貌似動畫的結尾比較好?
不管,我來稍微為這部作品做個說明。
這是小說封面
似乎有點噁心?
有一天Misaki突然死了,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真相,無法接受,此時有個同學突然指著Misaki的位子說:「他/她沒有死!他/她還活的好好的不是嗎?」荒唐,但全班……甚至老師們都也因此相信、認為,大家都假裝Misaki還活著的樣子過日子,位子留著,偶爾還一起吃午餐說笑話,就連拍畢業照都幫Misaki留了一個位子,如果故事就這樣結束那還可以成為美談。
前提是如果就這樣結束的話。
男主角是個『氣胸』患者,在陰錯陽差下來到夜見山給爺爺奶奶照顧,也因此轉進夜見北唸書,好巧不巧,轉進了三年三班,而在醫院、學校,不時的瞧見了一位短髮戴著眼罩的女同學,她說她叫『Misaki 鳴』,同學們對她置之不理,彷彿她不存在一樣……
一開始我一直以為這裡頭的種種事件都是人為的,因為我沒有那種靈異殺人的推理故事概念,但剛剛前面也寫了,這作品事有推理性跟靈異性的,而且真的很懸疑,很難想像推理故事要怎麼靈異吧?通常推理的故事都是很真實的,不會有過度科幻跟神怪等等架空的虛假事物,因為這樣才能顯得這推理故事具有『可能存在』的特質,讓讀者一起思考。
不過這是一部推翻這既定概念的作品。
所以說……想一探究竟的人,請自行去看看吧!包準傷透你腦筋!(血多注意)
可以的話,在看到完結前希望不要進行維基的搜尋,因為破梗樂趣就折半再折半了。
就結局處理來說,我覺得只有一半挑戰成功。
想講有100%有雷的部份了,所以先公佈推薦度,如果有興趣可以再來看看以下的部份。
推薦度:●●●●○
除非你100%沒有意願去看這部作品
不想被雷的人往下拉了嗎?很好,請忽略這裡。
故事中有幾個重要角色,主角、Misaki、馬尾女、陽光男、眼鏡男、美術男、璘子阿姨、三神老師、圖書館老師(請原諒有些人的名字我忘了),而『死者』是只跟應屆三年三班有關的人,所以璘子阿姨很快就被剔除了,但是聰明的大家,一定覺得這種人最可疑。
(以下請反白)
沒錯,『死者』就是璘子阿姨!
但她跟應屆三年三班沒任何關係,為何她是『死者』?
答案很簡單,因為她根本就超有關係的,她就是三年三班的副導師──三神老師!
動畫裡很刻意的塑造了兩人非同一人,連聲優都用不同人來配,長相差異是髮型跟眼鏡,不知情的人真的看不太出來是同一人,但看她變裝又很有一回事(綁個頭髮剝個眼鏡=易容術?),不過仔細看是真的一模一樣的。
但是我很神的,我直到動畫看了一半以上,才發現她們兩個是不同人(當時我還不知道死者是誰,也不知道其實作者故意安排是同個人),是寶貝提醒我我才發現兩人是不同角色,不然我一開始就猜她就是『死者』(結果我猜對了)。
前面也說了,我一開始一直以為全都是人為的,所以想說自然是過去就跟三年三班有關係的人,璘子阿姨難辭其咎,所以我猜她是『死者』,但後來因為『死者』的條件而選了別人。
一切都解釋的合情合理,但也因此很突兀,因為『死者』本身是沒有自覺的,所以不會留下任何破綻與線索,只能用一些間接的證據來說服觀眾,可惜的是這些證據都有點馬後砲,事後諸葛是推理讀者不好接受的,而且解決『死者』的過程太過草率,沒有讓讀者跟著思考、動搖、狐疑,只是傻傻的要我們相信它的推理,而且這樣說起來,推理的人才是最可疑的,為何他/她看得見死亡的顏色?為何他/她突然想起三神老師被殺的事情?感覺都太武斷了,很像都他/她在講,如此輕易的相信他/她,這樣好嗎?
其實證據是我可以接受的,我無法接受的是那『死亡的顏色』,這故事的靈異、虛幻部分應該只要有那『詛咒』,其它的應該保持實際,這才是最完美的做法(個人認為),我相信作者也在這個部份苦惱許久,但因為苦於確切證據而放棄,這是可惜的地方。
還有,收尾我覺得收的不是很好,好像是被剪掉一樣(可能是女主角笑的不夠耐人尋味),不過還是很值得大家去傷腦筋的。
全站熱搜